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牵头的研究团队近日构建出覆盖最广的全球蒿属系统发育框架与完整的分类假说,破解了该领域百年研究仍缺乏全球蒿属系统发育框架与分类假说的难题。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研究团队首次解析了20个形态性状的演化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一个全球蒿属植物分类新系统,将蒿属划分为8个亚属、24个组,使全属99.6%的物种有了细致的分类假说。
大属植物占全球有花植物物种总数的25%以上,却因数量多、分布广、辐射演化频繁,成为分类学“黑洞”,蒿属便是典型代表。作为菊科大属,其500多种植物兼具药用、生态等重要价值,构建高分辨率的蒿属全球系统发育框架及完整的分类假说至关重要。
我国研究团队牵头提出的全球蒿属植物系统发育框架和分类系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天刚介绍,这一系统将蒿属拆解为便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分类学研究的小单元,并界定了各单元的形态特征,为从全球视角理解蒿属植物的演化历程、生态适应机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其丰富资源奠定基础。
据悉,研究团队将同步推出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等多语种的第二版世界蒿属植物系统发育与分类图解,方便全球研究者和开发者使用。(记者彭韵佳)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