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普赛营地到世界舞台:弗拉门戈的流亡与重生
2023 年 5 月 24 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西班牙国家弗拉门戈舞蹈团的演员表演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环球》杂志记者 谢宇智(发自马德里)
编辑/马琼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班牙塞维利亚老城区小巷深处那些写着“Tablao”(专为观赏弗拉门戈表演设立的小酒馆)字样的酒馆里,吉他的琴弦被缓缓拨动。
昏暗的灯光下,歌者和着音符开始拍手,发出如泣如诉的低吟浅唱;舞者用足尖叩击地面,舞步由舒缓渐趋激烈,直至脚下的木板和着音乐发出暴风骤雨般的共鸣。
这令人惊叹的一幕,便是盛行于南欧国家西班牙的独特艺术形式——弗拉门戈。
一段复杂而沉重的民族融合历史
弗拉门戈常被视为西班牙音乐艺术的代表,但细究其起源,它却似乎“并不那么西班牙”。它更像是吉普赛文化的象征——这个以流浪闻名的民族当初自中亚一路迁徙至西班牙,带来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音乐和舞蹈。随后这些饱含异域风情的乐舞又在摩尔人、犹太人等民族的文化熏陶下逐渐演化,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生了根。
人们说,弗拉门戈已经融入了吉普赛人的血液。他们用这种音乐来歌唱爱情,倾诉乡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它承载了一个民族在漫长、颠沛流离的岁月里的全部苦难与希望。但弗拉门戈又并不仅仅属于吉普赛人。它的旋律和歌声里常常蕴含着浓烈到化不开的忧伤和近乎愤怒的激烈情感。这些都植根于一段复杂而沉重的民族融合历史。
1492年,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携手完成“收复失地运动”,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并将天主教立为国教。在一个帝国冉冉升起的同时,曾居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异教徒却遭到大肆打压,一些人被迫皈依,更多人被驱逐,不得不躲藏于山野林间,这其中便包括来自北非、统治当地近800年的穆斯林征服者摩尔人、从古罗马时期便在西班牙定居的犹太人,以及被视为“不洁者”、备受歧视的吉普赛人。
这些或失去国土,或失去宗教自由,或失去祖国的文化边缘人群在同一片土地上相遇,用音乐彼此呼应。有研究表明,阿拉伯音乐里节奏的交错、回旋与多变特征,影响了弗拉门戈代表性的12拍节奏循环,将一句歌词拉长成多个音符的咏唱,亦助力弗拉门戈深歌核心的成形;与此同时,犹太塞法迪音乐则为弗拉门戈声乐的即兴创作以及哀叹式的唱法作出了贡献,不少歌词还被用来描写犹太人在宗教压迫下的苦闷。
对这些民族来说,弗拉门戈已成为他们宣泄共同伤痛的出口。它由失语者哼唱、由受难者哭诉、由流亡者踏歌,是他们胸腔深处的呐喊,也是时代洪流下那些被迫沉默的群体发出的不甘的反抗之声。
歌舞乐为一体的独特艺术
或许正因此,在弗拉门戈所包含的三类音乐形式中,深歌,这种情感更为浓烈,且多以哀愁、孤独、失恋与死亡等为主题的艺术,远比起节奏轻松的中歌以及表达欢愉的浅歌,更受文人雅士推崇,被视作弗拉门戈的灵魂所在。
深歌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极致的纯粹,它有时甚至不需借助乐器伴奏,而是让歌手主导整个舞台,以带有沧桑和故事感的人声作为工具来传达情感的深度。歌手常通过即兴创作,以旋律的变化来营造强烈而感性的氛围,为他们的表演增添张力,并运用呜咽和呐喊等技巧增添歌声里的痛苦和真实感,让它听起来时而有如情人间的深夜低语,时而又有如濒死之人绝望的嘶哑呼号。
因为采用自由节拍,深歌打破了音乐里常见的对称和秩序。它带着一种断续的破碎感,让人难以预测其旋律的走向,也无法记录曲谱。或许它听起来略显粗粝,缺乏精心修饰之美,却带着足以震撼心灵的“真”,往往一开口便令观众屏声静气,为之动容。浓烈的情感于表演者与聆听者之间默默流动,将双方同时拉入神秘而哀愁的梦幻边界,经历一场灵魂共振。
西班牙著名作家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在诗集《深歌之诗》中写道:“它比世界上所有的井与海,甚至远远比创造它的心与歌唱它的声音还要深。”
舞是弗拉门戈的另一大特色。女舞者常常身穿裁剪贴身的弗拉门戈长裙,佩戴头花、大耳环等夸张的配饰登上舞台。她们初时肃然而立,在乐声中以手臂缓缓划出水波般的纹路,传达古老的哀愁与怅惘,并不时挥舞手中的流苏披肩、甩动鱼尾般的裙摆。随着音乐的加快,她们的舞步也开始变得更为迅疾,脚下带钉的舞鞋有节奏地叩击地面,每一次转身都充满骄傲与尊严,将女性的柔美与力量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男舞者则往往身着合体的衬衫或紧身舞衣,有时还配以马甲或窄肩外套,下半身穿着修身直筒裤,眼神如冰山般冷峻。音乐响起,他们上身近乎静止不动,脚步却由轻及重,由缓入急,舞到高潮处,鞋跟如流星般落下,敲击出暴烈的节奏,仿佛在肆无忌惮地炫耀他们的野性和生命力。而这一切却又总是在某个瞬间戛然而止,舞者以一个干净利落的姿势突兀结束那疾风骤雨似的表演,只留下目眩神迷的观众久久回味。
凭借其歌、舞、乐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19世纪中后期,曾蛰伏于历史暗角的弗拉门戈步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开始从乡野走向咖啡馆与舞台。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西班牙旅游业的兴盛,弗拉门戈也拥有了更为固定的表演场所,走上更加商业化、舞台化的道路。但无论何时,它从未褪去民间艺术那一层自由不羁的外衣,即兴的表演以及与观者的互动始终是它的灵魂所在。
2023年 8月 1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游客经过一幅弗拉门戈舞展板
弗拉门戈的“灵感之魂”
在弗拉门戈的世界里,有一个很难被翻译的词汇:“Duende”。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定义,它或许是一种艺术家通过艺术与观众之间达到的深层联系和强烈情感共鸣,被誉为弗拉门戈的“灵感之魂”。有人说它超越了纯粹的技术,不可复制,甚至也难以被学习和研究,只能自然涌现于艺术家的内心,代表表演者与生俱来的天赋。
洛尔卡曾用这样的词句形容“Duende”:“它是一种力量,而无需被加工;是一种抗争,而无需经由思考”。弗拉门戈传奇歌手卡马隆·德拉伊斯拉则称这种体验“无法解释”:“我会突然在歌声中做出一些我从未做过的事情,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重复它们。”
如果这听起来过于玄妙,那么去西班牙的Tablao看一场原汁原味的弗拉门戈表演吧。坐在黑暗的小酒馆里,亲眼看看那烈焰迸发一般的激烈舞蹈,听听那如命运回声一般的悠长歌声,或许你也会感受到Duende的温柔触摸,进而爱上那些旋律里的悲怆与柔情,也爱上弗拉门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