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处公共场地变秋粮晒场 大名县秋收工作近尾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10 14:49:34
来源:新华网

千余处公共场地变秋粮晒场 大名县秋收工作近尾声

字体:

  “这雨下得人心慌,还好县里的收割机直接开到地头,刚割下来的玉米马上就拉去烘干了,一颗粮食都没糟蹋!”10月8日,大名县沙圪塔镇屯头村村民陈兰英站在金灿灿的粮堆旁,脸上的愁云彻底消散。连日来,华北地区遭遇持续降雨天气,地处河北南部的大名县累计降水量已达68.8毫米,正值秋粮集中收获期,连绵阴雨导致土壤湿度骤升、作物倒伏风险增加,秋粮收获、晾晒面临“抢时间就是保收成”的严峻挑战。

  图为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在作业。新华网发

  面对不利局面,大名县迅速启动农业应急响应,围绕抢收、抢晒、抢烘三大关键措施,迅速确立“县级统筹、一线攻坚”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摸排,精准掌握玉米、花生等主要秋作物的种植面积、未收获面积,收获机械、烘干设备、运输车辆、晾晒场地、仓储设备等关键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整合资源、全员行动打响抢收、抢晒、抢烘“三抢”攻坚战,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

  图为玉米烘干场。新华网发

  建立“县-乡-村”三级包联机制,在全县抽调精干人员、分别由各县直单位“一把手”带队组成20个帮扶组,分包全县20个乡镇进行帮扶,将秋收秋种工作细化分解到人、到村、到地块。并且组织3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按照“一户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现场指导农民开展“三抢”作业,并通过电视台、社交媒体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扩大技术普及覆盖面。同时,建立详细台账,明确全县35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53套烘干设备、185台运输车辆的分布与产能,实现科学调度、人机统筹、烘晒结合。

  图为帮扶组工作人员在抢收玉米。新华网发

  在抢收上,对能实施机械收割的,根据田间墒情动态调整机械作业路线,确保履带式收割机“歇人不歇机”,对积水严重、机械无法抵达的地块,组织农户以“亲友互助+人工抢收”模式,采取手掰、肩扛、三轮车转运等方式,确保成熟作物应收尽收。

  在抢烘上,建立烘干设备共享平台,统筹5070吨/日烘干能力,优先保障含水率高的玉米及时烘干,同时协调运输车辆组建运输专班,确保秋粮从田间到仓库“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提升秋收效率。

  图为大名县普明滩党群服务中心广场转化为秋粮晒场。新华网发

  在抢晒上,打破传统晾晒场地局限,将县直机关、乡镇政府、村委会、乡村广场、工业园区等1200余个公共区域转化为秋粮晾晒场,形成“县-乡-村-企”四级晾晒网络,有效缓解农户晾晒压力。

  大名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县秋收进度已突破97%,近日可全部完成,实现颗粒归仓目标。这场“三抢”攻坚战与时间赛跑、与风雨较量,守护了百姓的“金秋粮仓”,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了坚实基础。

【纠错】 【责任编辑:申钉钉】